强汉崛起:犯我天威者,虽远必诛!
| 读史 |ID:dushi818
博闻通识,知古鉴今。有品、有趣、有态度。
编者按:本文由读史缩编自著名史学家柏杨所著《中国人史纲》,为通读中国史第12篇文章,接下来会陆续推出相关简读经典史书文章,欢迎关注。
大一统的西汉王朝比秦王朝幸运,更比西楚王国幸运,它的瓶颈危机虽拖的很久,但终于平安通过。但北方新兴的匈奴汗国,却忽然间成为中国最大的威胁,使大汉帝国饱受凌辱。不过,等到汉朝通过休养生息回过劲来,中国衰弱的情势改善后,就转而反击,夺取了匈奴汗国最大的可供耕种的土地河西走廊,控制西域,跟更多的外国接触。于是,西汉王朝和中国成为同义语,中国人被称为汉人、汉民族,中国字被称为汉字,中国语被称为汉语。(点击查看上篇)
与此同时,另一桩改变中华发展的重要的转变也于悄无声息中完成——那就是儒家学派借着政治力量,把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,全部排除,儒学思想成了中国人唯一法定的正统思想。应该说,在西汉时还看不出它的影响,但长久下去,国人的想象力和灵性,逐渐地被这个单一而保守的思想酱住,直到二十世纪,长达两千余年。
一、匈奴汗国崛起沙漠
当西汉王朝在中国本土完成统一时,匈奴部落也在漠北完成统一。
匈奴部落酋长头曼是一个粗犷人物,前妻生子冒顿,后妻又生一个幼子。爱后妻兼爱幼子是老年人的特有感情,使头曼打算把酋长的位置传给幼子,就派冒顿到月氏王国(甘肃张掖)当人质。
等冒顿去了之后,这位狠心的父亲即发兵猛攻月氏,希望月氏王国在大怒之下,把人质杀掉。冒顿察觉到老爹的诡计,立刻夺到良马逃走。老爹大概也有点懊悔,同时并认为儿子很有胆识,于是分给他一部分部众,但冒顿却恨老爹入骨。
冒顿不久就发明一种射出时能发声的响箭——鸣镐,他下令给他的部属说:“注意响箭,响箭射什么,你们就也射什么,不射的处死。”
最初用在打猎上,冒顿响箭射出后,发现有未跟着射的,立即杀掉。有一次,冒顿用响箭射他自己的马,部属有不敢跟射的,也立即杀掉。又一次,冒顿用响箭射他自己的妻子,部属又有不敢跟射的,也立即杀掉。
过了一些时候,冒顿用响箭射他父亲的坐骑,部属们不敢再不跟射。冒顿知道已训练成功,于是,在纪元前201年,冒顿用响箭射向他的父亲,头曼遂死在儿子的乱箭之下。冒顿把他的继母与弟弟同时杀掉,宣称自己是“单于”(匈奴语“元首”),建立匈奴汗国。——我们给“汗国”的定义是:元首和中央政府迁移不定,也就是没有固定首都的国家。中国史书上称之为“行国”,对其元首和中央政府临时的所在地,称为“王庭”。
匈奴汗国在冒顿统治下,向四面扩张,东到辽东半岛,西到西域(新疆),南部收回被中国秦王朝夺去的河套地区。面积比中国当时的版图还大。然后他们宣称是中国夏王朝的后裔,所以中原也有他们的一份,借以向中原发动侵略。
这是北方民族锲而不舍地向中原侵略的开始。
自从匈奴汗国崛起,中国以后两千年间的外患,就差不多固定的来自北方。跟日尔曼蛮族锲而不舍侵略罗马帝国一样,南方的富庶对那些寒冷荒凉地带的游牧民族,是一个难以抗拒的诱惑。
西汉王朝开国皇帝刘邦不能忍受这种侵略,于纪元前200年,乘着刚刚击败项羽、统一中国的余威,亲自率领大军向匈奴进攻(点击可查看刘邦简史)。
两个新兴的力量遇在一起,而汉朝军队大败,刘邦在白登(山西大同东)被团团围住,几乎被俘,后来还是用一种通过贿赂单于妻子的不名誉的方法,才突围逃出。
就在此时,一位政治家娄敬向刘邦建议和亲政策,主张把王室公主嫁给单于,他说:“我们正十分疲惫,不能跟匈奴汗国作战。冒顿单于是一个弑父凶徒,除了武力,什么都不认识。唯一降服他的办法是把王室公主嫁给他,嫁妆一定要丰富,他既然用不着抢掠就可得到这么多金银财宝,而又成为大汉的女婿,女婿自不能跟岳父作对。将来公主生的儿子,继任单于,便是陛下的外甥外孙,陛下是他的舅父外祖父,外甥外孙更不能跟舅父外祖父作对。”
刘邦大喜,立刻下令他的独生女儿鲁元公主离婚远嫁,虽然被刘邦的妻子吕雉哭闹不休的阻挠,不能成行,但刘邦仍选了一位皇族的女儿(可惜,我们不知道这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和亲的少女的名字,跟她和亲后的下落),封为公主,送到匈奴汗国,当然少不了足使匈奴动心的嫁妆。——和亲政策自此成为中国对付野蛮民族的重大法宝,除了宋、明两个王朝之外,都不断使用这个法宝。
但是,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是,凡使用和亲政策的时代,都是中国强大的时代。凡拒绝和亲政策的时代,都是中国衰弱的时代。这应该是自卑心理在作怪。
刘邦于纪元前195年逝世,儿子刘盈继位,刘盈的母亲吕雉以皇太后之尊,掌握大权。吕雉是一个杰出的女政治家,然而冒顿单于既没有把汉朝看到眼里,更不用说什么皇太后了。
纪元前192年,冒顿单于写了一封戏弄性的信给吕雉说:“听说你死了男人,而我也恰巧死了女人,我可以收你当小老婆,从此匈奴和汉,成为一家。”
吕雉虽然气的吐血,也无可奈何,只好回答说:“我已年老,不能侍奉你,愿意用年轻的公主代替。”
这是匈奴汗国强大的顶峰。
二、道家思想的实践——黄老政治
匈奴汗国对汉廷肆无忌惮地凌辱,是看准了汉廷没有力量反抗。汉廷之所以没有力量反抗,在于经过多年的战乱,变得人口稀少,而且民穷财尽。
刘邦、项羽间的战争时间虽短,杀戮却非常惨重。刘邦于纪元前200年,从白登逃到曲逆(河北顺平)时,赞扬曲逆城市的伟大说:“雄壮啊,我到过很多地方,只有洛阳和这里最为繁华。”
曲逆那时不过五千户(秦王朝时这里有三万户),每户平均五口,不过25000人。曲逆距主战场中原,有1000公里之遥,尚且如此,主战场中原的悲惨程度,可以想象。所以当时政治上最大的需要是使人口增加和生产增加。
刘邦白登失败后,不能反击,吕雉被冒顿戏弄,仍要乞怜,就在于当时汉朝没有足够的兵源与财源。道家学派认为要达到这个目的,只有对人民不加干涉。好像树苗,不必每天往上拔它,那不但不会帮助它成长,反而会致它死命。只要不管它,它会自然茁壮。
这个学说被宰相曹参服膺,并付诸实施。
刘盈继位后,宰相萧何逝世,曹参接替他的官位。曹参把道家学派清静无为的学说,用到复杂的政治现实上。他一切都依照着萧何所订的规章行事,不作任何改进,凡向他建议改进的人,他就请那人喝酒,喝得酩酊大醉,不能开口才罢。
曹参这种态度引起刘盈的责备,他就问刘盈:“你的才能,比你父亲如何?”刘盈说:“不如。”曹参再问:“我的才能,比萧何如何?”刘盈说:“似乎也不如。”曹参说:“这就对了,他们两位定下的法令规章,我们这些不如他们的人,岂可自求表现,随意变更。”刘盈只好支持他的作法。
刘盈逝世后,他的儿子刘恭继位,因为跟祖母吕雉冲突,被祖母毒死,由刘盈的另外一个儿子刘弘继位。纪元前180年,吕雉逝世,发生政变,大将周勃把吕雉的家族和党羽,全部斩杀,并废掉刘弘,在刘邦的众多儿子中,选择了23岁的亲王刘恒继位,是为汉文帝。
历史证明这次选择是明智的,对西汉王朝而言,更是幸运的。刘恒虽然很年轻,但为人诚恳谦逊,没有花花大少脾气。他的妻子窦皇后信奉道家学说,她命她的儿子刘启和其他王子,都要读《老子》、《庄子》等道家学派的书。
汉文帝刘恒受妻子的影响,也成为热心的道家学派的拥护者,他从老子思想中,接受到三项教训;“第一,仁慈;第二,勤俭;第三,别人没有做过的事,不要去做。”
刘恒的性格加上政治信仰,使他确实做到了这三点。在他在位期间,废掉了割鼻断足的酷刑,对贵族尤其特别安抚,80岁以上的人都有赏赐,并经常免除全国田赋。
刘恒有时候甚至穿着草鞋上殿,他最心爱的姬妾慎夫人穿的衣服,不用流行的拖地样式,因为拖地样式所费布料较多。有一次他想盖一个宫殿,预算要2000两黄金,他说:“这是十个中等人家的财产。”竟不建造。
他的儿子刘启(汉景帝)即位后,在老母窦太后主持国政下,继续追求维持现状的安定。这就是有名的“黄老政治”,前后历时四十年之久。
黄老政治推行的结果,人口大量增加,社会财富也随着大量增加。各郡县仓库,都告盈满。中央直辖仓库,存粮太多,以致发生腐烂。存钱也太多,一直不曾动用,连串钱的绳索(中国古钱当中有一个方孔,用以贯穿绳索),都被虫蛀断。跟汉初对照,史学家称赞此四十年黄老政治的成绩为“文景之治”。随后汉武帝发动一连串御侮和开拓战争,大部分军费都依靠这些年累积下来的丰富储藏。
不过黄老政治最大的缺点是使富者更富,贫者更贫;强者更强,弱者更弱。尤其到了后来,人口渐繁,耕地渐少时,贵族和富农在政府不干涉的保护政策下,大量兼并自耕农,造成一个庞大的地主阶层。富人的田地一望无际,穷人却连立一个锥子的地方都没有。
三、七国之乱
黄老政治之际,发生七国之乱。
西汉王朝行政区域的划分,采取“郡”、“国”并存制度。当时人们的看法,认为周王朝亡于分封,而秦王朝亡于不分封——如果封国林立,到处有皇族据点,陈胜、吴广星星之火,便不会燎原。西汉王朝则采取折衷办法,一方面仍保留秦王朝的郡县制度,一方面也恢复周王朝的分封制度。
刘邦当了皇帝后,原则上皇族子弟封王,非皇族的功臣封侯。刘邦对封侯不太注意,但因“封王”拥有自己的政府和自己的军队,所以十分重视,不惜翻脸剪除了开国时不得不分封的异姓王。为了杜绝非刘姓称王,他还特地杀了一匹白马,厚着脸皮命大臣向天老爷盟誓:“不姓刘而当王的,天下人共同攻击他。”是为白马之盟。
但是,刘姓王也不靠谱,毕竟权力的诱惑力太大。所以,几代之后,封国和中央政府之间,就开始了离心现象。战国时代苏秦、张仪的遗风仍在,知识分子和聪明才智之士,在中央政府不能施展抱负,往往投奔封国。封国既有实力,又有理论指导,欲望遂一天天提高,离心力逐日增加。
这种现象被很多人发现,其中之一就是汉景帝刘启的宰相晁错。晁错极力主张把封国的面积缩小,把封王的权力减少。刘启赞成这种做法,但那些已经够大的封王,当然不愿意接受。所以在雷厉风行削小了三个封国之后,纪元前154年,东方的七个封国,遂联合叛变。这七个封国是:
这至少显示一点,政权的安危,与分封同姓为王与否无关,事实上,商、周分封的也主要是同姓诸侯。封国并不能解决问题,反而制造问题。
当七国联合叛变时,半壁河山,全都陷入叛军掌握。刘启大为震恐,他想不到对手如此强大,懊悔自己孟浪。七国提出的两个口号,一是杀掉晁错;一是退还削去的土地。刘启全部接受,那个忠心为国的晁错在上朝途中,在街头被武士摔下腰斩,而且屠灭三族。
但七国联军并不因中央政府的屈服而停止行动,吴王刘濞坦白地说:“我自己要当皇帝。”他的军队已迫近洛阳,但他只信任他的儿子,而不相信他手下几位有谋略的将领:田禄伯、桓将军、周丘。
中央政府方面,汉景帝刘启却明智地选出周亚夫当大将。短兵相接的战场上,胜负决定于统帅,只两个月工夫,周亚夫就切断吴楚联军粮道。吴楚联军饥疲撤退,周亚夫衔尾追击,吴楚联军大败。
吴楚联军是叛军主力,吴楚联军既败,吴楚二国即灭,其他各封王或自杀或被杀,来势汹涌的七国之乱,转瞬平息。
七国之乱是一个重大转换点,如果七国胜利,中国势必回到战国时代的割据局面,互相并吞,战争不休。七国失败,使西汉王朝顺利的通过瓶颈,统一形势更加坚固。
汉景帝刘启乘机收回各封国的行政权和军权,在封国掌握大权的不再是“封王”,而是“国相”(封国的宰相),国相由中央政府派遣。中央政府遂成为真正的大一统政府,有能力作更多的贡献。
四、儒家思想定于一尊
儒家学派自从孔子于春秋末期建立,三百年来,受到很多轻视和打击,但门徒们并不放弃他们的努力,而且借着聚集学生讲学的方法,使他们的学说,继续传播。
陈胜、吴广引起全国性混乱时,除了参加战争的军人,天下最忙碌的,莫过于儒家学派人士了。孔子七世孙孔鲋就抱着儒书,四处投奔那些义军首领。但他们受到的待遇却很是可怜,刘邦就是一个厌恶儒家学派的人,他见了儒家学者——儒生,就把他们的帽子抓下来,当众往里面撒尿。但儒家学者仍苦守着不去,我们可以体会到他们处境的尴尬和内心的痛苦。因为别的首领还不如刘邦,刘邦总算还肯收留他们。
刘邦当了皇帝之后,他的那些大臣将军都是当初一块当流氓的黑社会朋友,在皇宫里,就像过去在刘邦家里一样,大吃大喝,喝醉了放声高歌,还拔出刀剑砍柱子助兴。不但一团糟乱,而且潜伏着可能被野心家利用的危险。
刘邦知道应该改正,但他不知道如何改正。儒家学派的机会来了,这正是他们的专长。
博士之一的叔孙通就请求由他制定朝见皇帝的仪式——简称“朝仪”。刘邦对儒家学派的复杂繁琐,深有戒心,所以他吩咐说;“你可以尝试,但要简单,在我能办得到的范围内去做。”
于是,叔孙通特地到儒家学派发源地故鲁国首府曲阜,请了30多位专家,连同自己的门徒共100多人,拟订规章,并加以演习。一个月后,再集合大臣将军们演习。
纪元前200年,长乐宫落成,群臣朝贺,正式启用“朝仪”。大臣将军们在宫廷官员引导之下,顺序入殿(宫,指整个建筑;殿,指宫中某一部分建筑),分为两班,在两厢坐下(那时候的坐,是坐在跪着的自己的双腿上,一直到纪元后九世纪以后,中国才流行椅子凳子)。
禁卫军官则在大臣将军们身后站定,然后听见一连串官员,从远到近的传报:“皇帝驾到!”
刘邦坐着特制的用人拉的“辇车”,像舞台上的镜头一样,适时的缓缓出现。宫廷官员引导大臣将军们按照官职大小的顺序,一一念出他们早已背诵滚瓜烂熟的祝贺言词。
这时,宫殿上沉静肃穆,人人震恐。接着,宴会开始,大臣将军们都向前伏着身子,仰头上望,任何人都不许可挺直脊梁,端端正正的向前平视——必须爬到地下,再仰颈抬眉上看。
这是一个使人起鸡皮疙瘩,自我掉价的猥琐姿势,但儒家却正用它来表示君王的尊贵和臣下的卑贱。
宴会进行中,再顺序的向当了皇帝的老流氓刘邦敬酒祝寿,连续九次。最后,宫廷官员大声宣布:“宴会礼成。”监察官(御史)出现,把动作不合规定的大臣将军,一一赶出殿外,指控犯了“失仪”之罪,提出弹劾,要求处罚。
这种情形往往只罚钱了事,但皇帝老爷也可借此良机,予以免职或砍头。于是一场宴会下来,没有一个人敢再喧哗吵闹。刘邦大喜说:“天老爷,我到今天才知道当皇帝的威风。”立即擢升叔孙通当九卿之一的“奉常”(掌宗庙礼仪的大官,可以称之为祭祀部长),赏黄金五百斤,门徒们也都一一升官。
久处在穷困而又绝望环境中的那些门徒,禁不住大声歌颂他们的老师:“叔孙通真是圣人!”
从此,皇帝不但跟人民,便是跟最尊贵的大臣,也都被这种儒家最得意的杰作“朝仪”,隔开一段距离。战国时代那种君臣间面对面坐立,膝盖碰着膝盖长谈的时代,不再在中国出现,帝王政体遂走进一条永不能回头的死巷。
西方专制君主和东方专制君主的不同,在此分野。
儒家学派虽然在技术上博得皇帝的欢心,但因为正逢黄老政治时代,所以只能保持官位,不能对政治发生影响。另一位博士辕固生(汉景帝时为博士)就比叔孙通倒霉,他稍微对老子、庄子表示不满,窦太后就教他赤手空拳到兽栏里打野猪,幸亏汉景帝刘启暗中给了他一把刀子,才算没有送掉老命。后来,汉武帝初年的宰相赵绾也曾经计划排斥其他学派,窦太后把他逮捕下狱,赵绾自杀。
但纪元前135年窦太后逝世后,黄老政治无形中终止,儒家学派的好运气来了。
汉景帝刘启的儿子刘彻于纪元前141年即位,是为汉武帝,在宰相卫绾的建议下,于纪元前140年举办了一次全国人才总选拔,为国家选拔“贤良”、“方正”、“直言极谏”等国家管理人才,由皇帝亲自考试。
刘彻那一年17岁,正是一个只欢喜游荡的大孩子,这考试当然由卫绾代表作主。卫绾是儒家学者,儒家学派人士遂天经地义地被认为是唯一的国家管理人才。一位专门研究《五经》之一《春秋》的博士董仲舒,在他的万言试卷中,攻击其他学派全是左道旁门,邪说妖言。他建议:“凡是不在《五经》之内的著作,以及非孔子所传授的书籍,应一律禁绝,不准流传。”卫绾把他列为第一名,亦即皇帝把他列为第一名。
董仲舒的意见,既然经过皇帝采纳,那么便成了国家的政策。于是,一个重大的巨变,在不声不响中发生。
第一,祭祀部(太常,即奉常)之内,所设的“博士”官职,原来由各学派人士分别担任。此后只有儒家学派才能充当,而且限制范围,只能研究《五经》。其他学派人士,全被驱逐,儒家遂独霸学术中枢,定于一尊。其他学派的著作既被政府长期的视为“邪说”、“妖言”,禁止阅读研究,遂逐渐从知识分子脑海中消失。诸子百家只剩下一家,一家中只剩下《五经》。儒家思想遂成为皇帝钦定,中国唯一的正统思想。
第二,儒家学派在祭祀部(太常)之下,创办国立大学(太学),由博士担任教师,传授《五经》和孔子的思想。学生由国家供给费用,只要被认可研究毕业,即被任命担任地方政府的官员。不但是平民进入政府的唯一途径,因而增加知识分子对儒家学派的向心力,而且久而久之,儒家学派布满了各级政府,成为一种排他性极强的儒家系统。
第三,儒家学派的基本思想是复古——至低也要维持现状,最重要的手段是礼教,尤以丧礼占首要地位。那种连纪元前四世纪孟子时代都行不通的三年守丧之礼,此后却逐渐推行。一个中国人,他一生中要有六年的时间,不允许作任何事情,只能每天悲悼他的父母。除了这个最严重的一环,其他跟着而来的礼教,更多如牛毛,中国知识分子几乎一生都为此紧张。有些项目,像“避讳”之类,简直使人不堪负荷。
光芒万丈的思想学术自由的黄金时代,开始夕阳西下。代之而起的是儒家思想时代,比道家思想时代——黄老政治,更多出五十倍的时间,直到纪元后二十世纪,因受到崭新的西洋思潮的冲击,才告衰退。所以,在以后的叙述中,我们必须随时注意到,中国历史是在儒家思想——复古和保持现状的实践之下。
五、对匈奴汗国的反击
黄老政治带给当时中国空前的繁荣,虽然黄老政治终止,但繁荣仍在。仅以马匹而言,汉初的年代,宰相只能坐牛车,皇帝当然有马车,但想要四匹颜色相同的马,都找不到。可是到了汉武帝初年,中央政府仅养在首都长安的马,就有40万匹。民间大街小巷,处处是马,而且竞争着只骑雄马。对不可一世的匈奴汗国,反击的时候已到。
汉匈两国之间,由于和亲的缘故,边境久久没有大的冲突。当汉武帝开始实施反击行动时,采用的是诱敌先发的策略。前133年,大将王恢统军三十余万,埋伏马邑(山西朔州)左右山谷之中。
马邑豪民聂壹,跟匈奴一向有商业上密切的往来,他把两个死囚的人头悬挂在马邑城门上,告诉匈奴间谍说,他已把马邑首长杀死,请匈奴乘虚进击。军臣单于信以为真,亲自率领十万骑兵,从武州塞(山西左云)入境,直指马邑。行军距马邑尚有不到一百公里时,只见牛羊遍野,不见牧人,感觉到有点异样。于是攻陷附近一个塞亭(降望台),俘虏了一位雁门郡(山西右玉)的官员,要杀他时,那官员泄露了全部机密,军臣单于大惊说:“是天老爷把你赐给我们。”把那官员封为天王,急令撤退。汉朝毫无所获。
这一场阴谋奇计,虽然落了空,但汉匈两国五十年之久的和睦邦交,从此破裂。匈奴汗国又恢复从前那种大规模的侵略行动。可是,形势已不是从前,汉廷的反应十分严厉,立即发动一连串不停止的攻击。
马邑之谋四年后(前129年),大将卫青、公孙敖、公孙贺、李广分别出上谷(河北怀来)、代郡(河北蔚县)、云中(内蒙古托克托)、雁门(山西右玉)四路进击,然而只有卫青一路得胜还朝。——不过这已经够鼓舞士气的了。马奴卫青自此开启神奇开挂模式。
前128年,卫青又与另一大将李息分别出雁门、代郡进击;
前127年,卫青、李息再出云中向西迂回进击,这一次开始有大的收获,匈奴大败,汉廷再度把匈奴驱出河套,就在河套沙漠与黄河之间,兴筑朔方城(内蒙古杭锦旗北);
三年后(前124年),卫青率六位将领,分别出高阙(内蒙古乌拉特后旗东南)、右北平(内蒙古宁城西南)、朔方(内蒙古杭锦旗北),三路进击,深入匈奴汗国三百公里,俘虏小王十余人,男女一万五千人,牛羊数近一百万头。
前123年,卫青再率六将领出定襄(内蒙古和林格尔)进击。这一次汉军有胜有败,主力卫青斩首虏万余人,但大将苏建所率领的三千人骑兵团却全部覆没。另一大将赵信于兵败后投降匈奴,因赵信深知汉廷内情,匈奴汗国像宝贝一样看待他,特地为他兴筑了一个赵信城。
两年后(前121年),汉朝20岁的大将霍去病出陇西(甘肃临挑)进击,越过焉支山(甘肃山丹东南胭脂山)五百公里,斩匈奴名王以下8900余人,俘获匈奴休屠王祭天时用的金人。同年,霍去病再出陇西作第二次进击,越过居延海(内蒙古额济纳旗),深入一千余公里,杀虏30200人。
霍去病一年中两次空前胜利,横穿河西走廊,如入无人之境。而河西走廊正是匈奴汗国浑邪王的防地,伊稚斜单于大怒,迫究失败的责任。浑邪王恐怕被杀,就带着他的部落和他的土地,向汉廷投降。这对匈奴汗国是一个重大打击,他们衷歌:“亡我祁连山,使我牲畜不繁息。失我焉支山,使我妇女无颜色。”
焉支山所产的红色染料,可作为妇女的化妆品,中国“胭脂”一词,即由此来。
汉匈战争这样延续了十几年后,才算有一场决定性战役。
匈奴汗国也知道昔日光荣已经过去,所以采纳降将赵信的建议,认为汉军不能深入沙漠,就把国境线后撤,单于远走瀚海沙漠群以北。汉廷当然不会罢手,纪元前119年,卫青出定襄,霍去病出代郡,向匈奴总攻。
卫青兵团深入匈奴汗国五百公里,伊稚斜单于仓促迎战,大败,向北突围逃走。就在这一战,名将李广在沙漠中迷失道路,羞愧自杀。而卫青兵团也因此丧失对伊稚斜单于的兵力优势,导致其逃脱。
霍去病兵团则深入沙漠一千余公里,杀虏七万余人,而匈奴汗国当冒顿单于最盛时,控弦战士不过三十万人。霍去病追击到狼居胥山(蒙古肯特山),不见敌踪。
这是对匈奴汗国最重要的一战,从此瀚海沙漠群以南再没有王庭,匈奴汗国对汉朝已不像过去那样,构成生存上的威胁。前115年及稍后时间,汉朝更在浑邪王故地河西走廊,设立四郡:酒泉郡(甘肃酒泉)、武威郡(甘肃武威)、张掖郡(甘肃张掖)、敦煌郡(甘肃敦煌)。这块土地从此成为中国的领土。
六、张骞通西域
当汉廷准备反击匈奴汗国的时候,想起了匈奴汗国的一个仇敌——月氏王国。这王国本来立国在河西走廊,首都设在张掖(甘肃张掖),是一个大国。但在纪元前2世纪三十年代,被匈奴汗国击溃,全国向西逃亡,一直逃到中亚威海以南、阿富汗以北地区定居,定都蓝市城(阿富汗瓦齐拉巴德市)。
汉廷盼望跟月氏王国结盟,对匈奴东西夹攻。以汉廷的想法,月氏王国对匈奴有杀父灭国的深仇大恨,一旦听到有报仇复国的机会,一定非常感激。汉武帝征求使臣,成固(陕西城固)人张骞应征,跟他有同样勇气的还有一百余人。
月氏王国距汉朝首都长安,直线3000余公里,那时汉朝西界只到金城(甘肃兰州),过此便是匈奴汗国的版图和势力范围。而祁连山南麓,又有杀人掠货的羌民族部落。更西则是西域,风言风语的传说,西域全是无边无涯的沙漠和沙碛,暴风时起,天翻地覆,光天化日之下,处处鬼哭神号。又有寸草不生的咸水(罗布泊),举目荒凉,上不见飞鸟,下不见走兽,往往走一个月不见人烟。也没有正式道路,行旅只有沿着前人死在途中的枯骨,摸索前进,那是一个恐怖而陌生的地方。
纪元前138年,张骞跟他的使节团从首都长安出发,向他们毫无所知的,充满险恶死亡的西北蛮荒深入。他们一开始就遇到恶运,进入河西走廊后不久,就被匈奴汗国捉住,当发现他们是前往月氏王国时,军臣单于火就更大了:“这是什么话,月氏王国在我之西,你们怎敢越过匈奴,跟他们来往。如果我派使节去南越王国(广东广州),汉廷准许通过吗?”下令禁止离境,但尊敬他们是英雄人物,所以每人介绍了一位匈奴女子作为妻子。
这样转眼十年,到了前129年,张骞跟他的伙伴,不忘使命,抛弃妻子,向西逃走。终于逃到大宛王国(乌孜别克卡散赛城),大宛把他们送到康居王国(哈萨克突厥斯坦),康居再把他们送到月氏王国。然而,月氏王国现在十分富裕,比在河西走廊故地要舒适多了。现任国王是死王的孙儿,对祖父的感情又隔了一层,所以,没有人想到报仇复国的事。
张骞在月氏王国住了年余,失望而归。在归途中,第二次被匈奴巡逻兵捉住,又禁止离境。直到纪元前126年,他才再度抛弃妻子,从匈奴逃走。他的妻儿听到消息,狂奔来随,可是追兵已至,张骞只抢到一个儿子,妻子跟另外一个幼子,被追兵隔断,永远诀别。
张骞出使时一百余人,十二年后,回到长安,只剩下两个人——张骞和他的堂邑(江苏六合)籍忠实仆人甘父。
张骞这次出使,虽没有达成原来盼望的政治目的,但他为汉人发现了一片比当时汉朝还要广大的新的世界。他的贡献,只有以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可以相比。
张骞在月氏王国游说时,曾到过大夏王国(阿富汗东北部),发现有蜀郡(四川成都)出产的布匹和邛崃山(四川荥经)出产的竹子。大夏人告诉他:“从身毒王国(印度)买来。”
张骞推测,商品可以通过身毒王国,那么,人马当然也可以。也就是说,不必再冒被匈奴捕捉扣留的危险,改从蜀郡出发,到达西域,当更为安全。这设计得到皇帝刘彻的支持,遂引起汉廷对“西南夷”的开拓。
纪元前121年,匈奴汗国浑邪王投降,河西走廊成为汉朝领土,于是汉朝跟西域直接接触。张骞再提出跟乌孙王国(吉尔吉斯伊什提克)结盟的建议。乌孙王国原在河西走廊西部,跟月氏王国为邻,后来被月氏驱逐,西迁到中亚巴尔喀什湖东南,是一个横跨伊犁河的大国。张骞认为,乌孙比月氏更能威胁匈奴,得到乌孙王国的友谊,就等于砍断了匈奴汗国的右臂。
纪元前116年,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,平安到达乌孙王国。邀请乌孙迁回故地,可是乌孙王国的反应非常冷淡,第一,它不知道汉廷的大小强弱,不能凭使节团的一面之词,作这么大的决定。第二,它同时恐惧匈奴汗国的报复。
张骞停了年余,又失望而归。不过他作了两件事情,一是他把他的部属分别派赴康居王国、月氏王国、大夏王国、安息王国(伊朗)、身毒王国(印度)、于阗王国(新疆和田),宣扬汉朝的声威。一是他动身回国时,邀请乌孙王国派遣使节与他同行,到汉廷访问。
张骞回国后的第二年(前114年)逝世,但他派赴各国的使节,伴同各国的使节团和商团,陆续抵达长安。从此交往频繁,中国与西域诸国关系,日增密切。尤其是乌孙王国,当它的使节发现汉朝竟然是如此的庞然大物而又富强无比时,不禁肃然起敬。虽然仍不愿东迁,而且那时汉朝已在河西走廊设立了四个郡,也不再希望他们东迁。但它决定向汉廷臣服。
匈奴汗国当然不高兴,扬言要采取军事行动。乌孙王昆莫紧张起来,向汉廷求婚,希望用与汉廷的婚姻关系阻吓匈奴的侵略。
纪元前105年,一位美丽的汉朝公主刘细君嫁给乌孙国王昆莫(后来改嫁昆莫的孙儿岑娶)。匈奴汗国听到消息,急急忙忙也送了一位美丽的匈奴公主给乌孙王国,打算抵消汉朝公主的影响力,但匈奴汗国在西域的声势,已开始受到挑战。
然而,并不是每一个使节都具有张骞那种超人的智慧和见识。出使大宛王国的使节向皇帝刘彻报告说,大宛王国贰师城(乌孜别克哈马特城)有一种世界上最好的马,名“汗血马”,流出来的汗像血一样,每天能跑五百公里。刘彻当即派使节携带二十万两黄金,作为价款。又用黄金铸成一个金马,作为礼物,向大宛王国购买。
大宛王毋寡认为汗血马是他们的国宝,不肯出售。汉廷使节仗着国家强大,就在毋寡面前,把金马击碎,破口大骂,掉头而去。大宛王毋寡大为愤怒,命东境郁成城(乌孜别克乌兹根城)的镇守大将郁成王,截住汉廷使节团,全部杀掉。
汉廷远征军在大将李广利率领下出发,前103年,远征军抵达郁成城,却被郁成王击败。大宛王国全国欢腾,庆祝强敌溃退,但他们庆祝的太早。又明年(前102年),汉朝远征军获得增援,围攻大宛首都贵山城(乌兹别克卡散赛城)。贵山城的外廓陷落,大臣们知道不能支持,只好把毋寡杀掉求和,交出所有汗血马,任凭远征军选择。屠杀汉廷使节团的郁成王,逃到康居王国,被引渡军前处决。
这是一场不荣誉的战争,汉军伤亡十万人左右,目的只不过为了三千余匹汗血马。汗血马来到汉朝后即没有下文,一定早已绝种。而以后也再没有听说过西域有这种宝马,可能这种马被过度夸张,不过是普通的马。也可能大宛王国鉴于汗血马是灾祸之源,为了避免类似这种伤害,而把它们杀光,像传说中的大象在危急时,自动把象牙折断一样。
七、大汉疆域的再扩张
除了北方和西方,汉朝向南、向东北、向西南,同时都在扩张。
在南方,曾被秦王朝收入版图,设立的四郡:闽中郡、南海郡、桂林郡、象郡,随着秦朝覆亡,分别建立了三个王国:
1、东海王国,首都东匝(浙江温州),原闽中郡北境。
2、闽越王国,首都东冶(福建福州),原闽中郡南境。即故“闽中地”。
3、南越王国,首都番禹(广东广州),原南海郡、桂林郡、象郡。即故“陆梁地”。
纪元前138年,闽越王国攻击北方的东海王国,东海王国向汉廷求救,汉廷赴援,闽越兵团撤退。东海国王骆望恐怕汉军走了之后闽越卷上重来,就举国归降。全国人口大约四万余人,汉廷把他们迁置到淮河以南地区定居,东海王国消失。
三年后(前135年),好战的闽越王国转过头来又攻击南方的南越王国,南越王国向汉廷求救。汉军分别由西路、北路,向闽越夹攻。闽越国王骆郢的弟弟骆余善看出情形不对,即把骆郢杀掉,向汉廷乞和。汉廷遂命骆余善和另一位王族骆丑,同时当王,共同治理国家。
南越国王赵婴齐于纪元前113年逝世,儿子赵兴的母亲樛太后是中原人,汉廷于是派遣使节到南越,劝说他们归附汉廷。樛太后怀念故土,怂恿儿子接受。可是南越王国立国已百年之久,开国国王赵佗在陈胜、吴广起兵时,正担任秦王朝南海郡(广东广州)都尉,立即断绝大庆岭山道,阻止战争南延,自己称王,建立南越王国。迄今已历四代,因此多数人都不愿再被中原兼并。所以,樛太后母子陷于孤立。
前112年,南越宰相吕嘉发动政变,攻杀樛太后和国王赵兴,另立赵婴齐当地妻子所生儿子赵建德继位。前111年,汉军攻陷番禺(广东广州),生擒吕嘉和赵建德,南越王国灭亡。
汉军攻击南越王国时,闽越国王骆余善表示愿派军队八千人助战,可是却只口头宣传,并不加入战斗。南越破灭后,任何稍有头脑的人,至少都会避免跟汉军冲突。骆余善却往相反的方向走,他像魔鬼附体一样,立刻自称皇帝,宣布跟汉朝皇帝居于平等地位。更糟糕的是,他还出兵袭击撤退北返的汉军。
纪元前110年,汉军掉转头来,向闽越王国进攻,骆余善被另一个国王骆丑的继任人骆居股逮捕杀掉,向汉廷投降,汉廷把他们迁到淮河以南地区,跟东海王国的遗民一齐定居,闽越王国灭亡。
南方秦王朝开拓的故疆,至此全部恢复。
在东北,汉朝跟朝鲜王国接壤。朝鲜半岛当时诸国并立,朝鲜王国最大,居于北部。半岛南部则有辰国——一个由各部落联盟的松散国家,亦称之为三韩。
纪元前109年,汉廷派遣使节涉何到朝鲜王国,游说朝鲜国王卫右渠归附汉朝。卫右渠拒绝,但仍很礼貌的派人送涉何北返。想不到涉何是一个胆大妄为的亡命之徒,回国途中,走到两国交界的清川江,竟把好心肠的护送人员刺死,然后向皇帝刘彻报告说他杀的是朝鲜大将。刘彻嘉勉他的冒险精神,命他担任辽东郡(辽宁辽阳)民兵司令(都尉)。卫右渠大怒,派兵击杀涉何。
涉何的荒唐和卫右渠的不能忍辱负重,使两国战争爆发。纪元前108年,汉军强渡清川江,攻陷首都王险城,卫右渠被部下所杀,卫氏朝鲜遂亡。汉朝将它的故地,分为下列四郡:
1、乐浪郡(朝鲜平壤)
2、临屯郡(朝鲜江陵)
3、玄菟郡(朝鲜安边,后迁辽宁新宾,再迁辽宁沈阳)
4、真番郡(朝鲜汉城)
这是朝鲜半岛北部第一次归入中国版图,历时四百余年,纪元后四世纪初,才被新兴的高句丽王国夺去。
在西南,汉朝边界只到巴郡(重庆)和蜀郡(成都),越过此线,便是“西南夷”——万山丛中,散布着数不清的部落。史学家为了方便起见,对这些部落,称之为“国”,对它们的酋长,称之为“王”,其中以下列八个强大的国,比较重要:
汉廷向西南扩张,完全基于军事理由。纪元前135年,援助南越王国对抗闽越王国时,汉军一位将领唐蒙,在南越王国发现蜀郡(成都)的“枸杞酱”,当地人说是商人从洋河江运来的(今贵州红水河上游,向东南注入西江)。唐蒙推测从蜀郡到洋河江,一定有路可通,假如顺着枸杞商道,出奇兵从背后攻击南越王国,真是神兵天降。汉廷于是命唐蒙当开道大臣,唐蒙从窄关(四川合江)出发,先到夜郎国,再向东进,又到且兰国,终于发现通洋河江之路。
在夜郎国,夜郎王根本不知道有汉朝这么回事,他问唐蒙:“汉跟夜郎比,谁大?”
唐蒙回去后,即由巴郡、蜀郡,分别发遣民工,开山凿道,使能通过大军。纪元前111年,汉军对南越王国攻击时,即利用这条新开的山道,调发西南夷各国军队出征。只有且兰王拒绝接受命令,并且截杀汉廷使臣,结果汉军回头讨伐,且兰王被杀,国亡。其他几国,在大军压境面前,都选择了归附。
西南夷至此全部归入汉朝版图,汉廷分别在这些小国所在,设立郡县。如上表所示,共有七郡。
八、汉匈两国的和与战
重新回到汉匈之争上面来。
虽然在汉武帝的不断用兵下,匈奴汗国的势力范围被大大缩小,但它仍然足够强大,包括汉廷夺取了它最富庶的河西走廊,也只能使它受创,不能使它屈服。
受创的匈奴汗国,仍是劲敌。
纪元前101年,且鞮侯单于即位,表示愿与汉廷和解,把过去所拘留的汉朝使节,一齐遣回长安。前100年,汉匈恢复邦交,汉廷派遣正使苏武、副使张胜赴匈奴汗国。莫名其妙的怪事就发生在这位丑恶的副使张胜身上,张胜跟早先投降匈奴汗国的一些汉人,密谋乘且鞮侯单于外出打猎时,杀掉匈奴的智囊卫律,然后劫持单于的母亲,逃回汉朝,这种卑鄙计划,竟出自高级外交官员,使人心惊。
事情败露后,经过一场流血杀戮,爱国心切的张胜露出投机的原形,投降匈奴。而毫不知情的苏武却拒绝投降,匈奴把他放逐到冰天雪地的北海(贝加尔湖)。两国刚刚恢复的邦交,被一个小政客破坏,重新以兵戎相见。
苏武被放逐贝加尔湖,靠牧羊维生19年之久,始终拒绝投降,匈奴汗国宣称他早已死亡。直到纪元前81年,汉匈再度复交,汉廷派到匈奴汗国的使节听到苏武仍然活着的消息,就告诉匈奴说:汉朝皇帝曾射下一只雁,雁足上系着苏武求救的信件。匈奴吃了一惊,才把他释放。
苏武出使时只四十余岁,回国时已六十余岁,妻子早已改嫁,家人也早星散。他的故事,两千年来,中国有无数小说、戏剧和歌曲,歌颂他忠于国家坚忍不屈的伟大精神。
苏武被囚的第二年(前99年),汉军分两路向匈奴汗国进攻,一路是大将李广利,出兵酒泉(甘肃酒泉),深入西域,到达天山,被匈奴击败。
另一路大将李陵的遭遇,更为恶劣。李陵率领五千步兵,出兵居延海(内蒙古额济纳旗),向北深入沙漠,行军三十余日,挺进到浚稽山(蒙古戈壁阿尔泰山),跟匈奴且鞮侯单于的三万主力相遇,李陵迎战,杀数千人。且鞮侯单于召集援军,约八万余骑,李陵只得撤退。但最强悍的步兵,摆不脱骑兵的追击。匈奴兵团分为两翼,左右展开,把李陵兵团夹在当中。
李陵且战且走,数日之后,退到一个不知名的山谷,规定士兵受伤三次以上的才准坐车,受伤两次以上的改为驾车,受伤一次的继续战斗,又杀匈奴三千余人。再走四五日,到达一片苇草茂盛的畜牧地带,匈奴兵团顺风纵火,李陵却先行从内纵火烧出安全地带自救。
再南行,到达山丘区域,且鞮侯单于命他的儿子攻击,李陵兵团在树林中设下埋伏,又杀匈奴三四千人。且鞮侯单于以元首之尊,亲自指挥16倍于敌人的精兵,追击十余日,不能取胜,简直愤怒得发狂,攻击更加猛烈。
李陵在沙漠中再南行四五日,又杀匈奴两千余人。且鞮侯单于已经发现李陵是一支孤军,更紧追不舍。两翼越过李陵,在李陵前方合围,遮断退路,箭如雨下,呼喊投降。
李陵继续战斗,一日之内,射出五十万箭,箭遂用尽。就抛弃车辆辎重,全体徒步前进,还有三千余人,进入鞮汗山(蒙古谱颜博格多山),匈奴兵团堵住谷口。
入夜,李陵徘徊阵垒之间,叹息说:“再给我们每人十枝箭,就能支持到边界。”然而,他没有箭。夜半,李陵下令击鼓突围,鼓已破裂,不能发声。李陵命向四面八方冲出,一以分散敌人注意,一以希望有人能逃回汉廷向政府报信。他与另一位将军韩延年上马,率亲军十余人,越岭南走。匈奴兵团潮水般追击,李陵身上除短兵器外,没有他物,不能阻挡敌人缩小包围圈。
终于,韩延年中箭而死,李陵被俘。
两年后(前97年),大将李广利、韩说、公孙敖,分别出朔方(内蒙古杭锦旗北)、五原(内蒙古包头)、雁门(山西右玉),三路再向匈奴汗国进攻。匈奴早得到消息,向漠北撤退,三路大军都无收获。
七年后(前90年),李广利再出五原,而汉武帝刘彻却在首都长安,以参与实施诅咒皇室的罪名把李广利的家人逮捕下狱。李广利正在乘胜追击,听到消息,立即抛弃大军,只身向匈奴投降。
这是刘彻的残忍性格逼出来的国际笑柄,并且使反击匈奴的军事行动,再度受到挫折。
汉武帝晚年,汉匈之间,汉朝重新站在失利的一边,但并没有大战,李陵以五千步兵对抗匈奴八万骑兵,只是一场苦斗而已。匈奴汗国竭力避免与汉朝决战,希望积小胜为大胜,使汉朝疲惫。
九、中国疆土的继续扩张
西域(新疆)各国自从张骞之后,便处于大汉帝国与匈奴汗国两大超级强权的夹缝之间,左右为难。
匈奴汗国在西域早就建立势力,设有西域总督(撞仆都尉)。匈奴使节到西域,一切费用,都由所在王国供应。而汉朝使节的一饮一食,却要用钱购买,这已够汉廷不舒服了,再加上各国在匈奴的压力下,往往截杀汉朝使节,遂使汉廷终于发动一连串膺惩性的战争。
第一个跟汉廷发生冲突的是楼兰王国。
楼兰王国首都位于今新疆若羌;而东北重镇楼兰城,则位于罗布泊西数公里处,现在已全部陷于沙漠之中。我们在第一篇文章中介绍中国沙漠时(点击查看),曾谈到沙漠南移,并举楼兰为例。至迟在纪元前1世纪,楼兰王国以及且末王国(新疆且末),若羌王国(新疆若羌东南170公里)、精绝王国(新疆民丰北110公里),距沙漠都有一段距离,还是富庶的花花世界。可是21世纪的现在,都成了断瓦残垣,寸草不生的沙碛废墟(注意现在地图上标示的,今鄯善不是古楼兰,今若羌也不是古若羌)。
楼兰王国是西域最东的国家,跟中国最西的敦煌郡接壤。西域的南部被塔克拉玛干沙漠及白龙堆沙漠再分割为南北两部,楼兰城正是分道的港口,汉廷出使各国的使节,由楼兰城分赴沙漠南北。由沙漠南北各国返回的使节,则在楼兰城会合。
冲突的时间是纪元前2世纪九十年代,比大宛王国汗血马战役要早三年。楼兰王国和车师王国(新疆吐鲁番),在匈奴汗国指使下,派出联合巡逻部队,专门截杀汉朝使节,以切断汉朝跟西域的交通线。
汉廷的反应十分激烈。纪元前108年,大将赵破奴率骑兵七百人,奇袭楼兰,把楼兰王击斩。——正因为击斩楼兰王太容易,西汉政府把大宛王国看走了眼,认为跟楼兰王国一样脆弱,才有三年后的汗血马战役。
进入纪元前1世纪,汉廷在西域经营已有相当成绩。轮台(新疆轮台)一带的肥沃土地上,就有屯垦区。这时候,楼兰王国新王安归跟匈奴汗国结亲,再度截杀汉廷使节。龟兹王国(新疆库车)进攻汉朝屯垦区轮台,击斩屯垦司令(校尉将军)赖丹。
纪元前77年,汉朝使节傅介子进入西域,先到楼兰王国,把国王安归杀掉,改它的国名为鄯善王国。另立一位新王,由汉廷送一位宫女作新王的王后。
六年后(前71年),汉廷与乌孙王国(吉尔吉斯伊什提克城)联合出兵,夹攻匈奴汗国,企图使匈奴汗国在两面作战的苦境中崩溃。汉朝方面,由田广明等五位大将,分别由西河(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南)、云中(内蒙古托克托)、五原(内蒙古包头)、张掖(甘肃张掖)、酒泉(甘肃酒泉)五路出兵。
乌孙王国方面,由汉朝使节常惠担任参谋长,向东进军。匈奴汗国得到消息,立刻作大规模紧急撤退。以致汉廷声势浩大的五路大军,深入沙漠一千余公里,仍捕捉不到敌人主力。
但乌孙兵团却大获全胜,俘虏匈奴亲王以下四万余人。匈奴汗国从此更加衰弱。张骞断匈奴右臂的西进政策,现在显出功效。他敏锐的眼光能远瞻到60年之后,则不仅是伟大的探险家,而且变是伟大的政治家。
这次战役之后,常惠紧接着调发各国军队五万余人,进攻龟兹王国,声讨它攻杀轮台汉军屯垦司令赖丹的罪行。但六年前当时的国王已经去世,现任国王谢罪说:“这不是我父亲的意思,而是我父亲大臣姑翼的意思。”
常惠说:“那么,交出姑翼。”
龟兹王国交出姑翼,就在城下处斩。于是汉朝声威,震慑西域。屯垦区恢复,并迅速推展,由轮台而渠犁王国(新疆库尔勒),而伊循城(新疆若羌东)。屯垦戍卒跟当地女子结婚,西域各国开始有汉族血统的国民。——注意常惠的用兵,他进攻龟兹王国,用的不是汉朝军队,而是西域各国联军,这是最成功的外交手段。当18世纪,欧洲英法等国殖民最盛时,遇到战乱,主要兵源乃靠本国。
面积广袤的车师王国(新疆吉木萨尔)位于天山以北,是汉朝前往乌孙王国的要道之一。车师国王乌贵娶了匈奴汗国的公主,所以跟匈奴结盟,继续遮杀汉廷使节。纪元前67年,汉朝在渠犁王国的屯垦司令郑吉率领屯垦兵团1500人,再调发各国军队,集结一万余人,攻击车师。
乌贵不能抵抗,但投降又恐惧匈奴汗国报复。两难之下,他索性放弃王位,向西投奔乌孙王国。汉军就把车师国民东迁到交河城(新疆吐鲁番),而在车师故地(新疆吉木萨尔)屯垦。
匈奴汗国对这个侵入到天山以北的屯垦区大为惊恐,不断派兵骚扰。三年后(前64年),汉廷认为在天山以北不可能保持据点,把屯垦区撤销,退回天山以南,与渠犁王国的屯垦区合并。——但交河城仍然存在,称车师前王国,故地(新疆吉木萨尔)则称车师后王国。
在西域,汉朝公主占重要地位。第一位公主刘细君于纪元前2世纪九十年代,嫁给乌孙王岑娶。刘细君逝世后,汉廷再把另一位公主刘解忧嫁给继任的乌孙王翁归靡,生了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。一个女儿嫁给龟兹王绛宾,绛宾深以当汉朝的外孙女婿为荣。纪元前65年,夫妇曾一同到长安朝见汉朝皇帝。
远在西域西陲的莎车王国(新疆莎车),国王死后,没有子女,为了倚仗汉朝国威,就迎立刘解忧最小的儿子万年当国王。想不到万年是一个不成才的小流氓,使国人大大地失望。故王的弟弟就把万年杀掉,自己继位。但汉廷外孙不是随便可以加害的,就在龟兹王夫妇入朝的当年,汉廷使节冯奉世调发各国军队,进攻莎车,莎车城陷,新王被斩。
汉朝公主还有一位冯姓侍婢,嫁给乌孙王国大将,她是历史上最美丽而且最成功的女政治家之一,经常代表公主和中国政府,出使西域各国,调解纠纷,各国对她有崇高的尊敬。
纪元前60年,汉廷任命郑吉担任首位西域总督(都护),他把总督府(都护府)设在乌垒王国(新疆轮台东北),汉朝在西域势力,更为增强。
十、匈奴汗国的分裂
人的恶运有连锁性,国家也是如此。匈奴汗国在西方被乌孙王国击败,在东方也被新兴的乌桓部落(内蒙古西辽河上游)击败,国势日形萎缩。
国势萎缩一定引起国人的苦闷和政权的不稳定,又加上此时在位的握衍胸提单于暴虐好杀,更促使危机加重。纪元前58年,东方将领们拥立一位亲王即位,号称呼韩邪单于。握衍胸提单于出兵讨伐,战败被杀。但西方将领们也拥立另一位亲王即位,号称屠耆单于。
两个单于,互相攻击。前57年,另外又崛起了三个单于,干是五单于并立,全国大乱。经过一番为敌报仇式的自相残杀,最后,只剩下呼韩邪单于。可是他的一位族兄却又在东方自立,号称郅支单于。
纪元前54年,郅支单于向西进攻,进入王庭(当时匈奴的王庭设在蒙古哈尔和林),呼韩邪单于节节向南败退。从这一年起,匈奴分裂为南北两个汗国。两国汗国为了争取外援,争着向汉朝奉承乞怜和争着派遣太子到汉朝充当人质。
呼韩邪单于不久就无法支持郅支单于的攻势,纪元前51年,他率领南匈奴汗国全部人民牲畜,向汉朝投降。
这是一件爆炸性的大事,呼韩邪单于到长安朝觐时,时任汉朝皇帝汉宣帝刘病已在皇宫中大摆酒筵欢迎他。呼韩邪单于要求迁居河套,刘病已同意,并派大将韩昌率领骑兵一万六千人,沿着黄河驻防保护。
这一次朝觐对西域各国是一个晴天霹雳般的震撼,他们认为绝不可抗拒的庞大的匈奴汗国,竟被汉朝征服。
呼韩邪单于自此不断朝觐,最后一次朝觐是纪元前33年。当时皇帝汉元帝刘奭(刘病已的儿子)把一位宫女王昭君赏赐给他。刘奭并不认识王昭君,等到辞行时才发现她竟是一位绝色美人,使他那数万名后宫的佳丽们都黯然失色,他大大地跳了起来,下令把宫廷画家毛延寿杀掉,因为毛延寿没有把她的美貌画出来。
关于王昭君的故事,中国流传最久也最广,被写成很多诗歌戏剧,家喻户晓。
呼韩邪单于在汉廷全力援助下,力量渐大,不断反攻。现在轮到郅支单于不能支持了。于是向西移动,侵入西域北境,灭掉坚昆王国(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上游)和丁零部落(贝加尔湖畔)。他向汉廷要求送还充当人质的太子,汉廷慷慨答应,派使节谷吉一直把太子护送到他的临时首都坚昆王城。可是,万万想不到,郅支单于不但毫无感谢之情,反而记起汉朝援助他的对手呼韩邪单于的怨恨,竟把谷吉杀掉。
郅支单于杀了谷吉之后,才发现杀掉汉朝使节的严重性,他放弃坚昆,继续向西迁移。就在这时候,康居王国(哈萨克突厥斯坦)屡屡被乌孙王国击败,想借匈奴的力量保卫自己,两国遂结成同盟。
纪元前44年,郅支单于率领他的部下,到达康居。康居王把女儿嫁给郅支单于,郅支单于也把女儿嫁给康居王。即行出兵攻击乌孙,乌孙王国不能抵御,西界边陲,几乎全部残破。
但康居王国和北匈奴汗国间的蜜月很快结束,郅支单于以康居王国的保护人自居,而且性情粗暴,把康居王的女儿也杀掉,又把康居贵族当作奴隶一样驱使迫害。又兴筑城垒,向西域各国发出通知,要他们进贡。康居王国深悔引狼入室,但已无法挽救。
纪元前36年,距郅支单于杀汉朝使节八年,汉军西域总督府副指挥官(副校尉)陈汤调发各国军队,连同屯垦兵团,共四万余人,分两路向郅支单于夹攻,南路翻越葱岭(帕米尔高原),穿过大宛王国;北路则穿过乌孙王国,在郅支城(哈萨克江布尔)下合围。郅支城陷落,联军斩下郅支单于的头,传送航空距离3300公里的首都长安。
陈汤在给政府的报告中,陈述所以发兵的理由。他说:“但凡犯我大汉天威者,虽远必诛之!”
北匈奴汗国灭亡。呼韩邪单于成为匈奴汗国唯一政权,不久即向汉廷请求离开河套,回到北方他自己的故土。
02:刘邦简史